admin 發表於 2020-11-25 15:34:21

路测一波接一波 台灣无人驾驶汽车驶入“快车道”?

無疑,無人駕駛正成為當前全世界汽車産業和互聯網企業爭相结构的“風口”,渐渐從观点變為現實。一些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出臺政策,積極推動相關産業的應用和發展。那麼在臺灣地區,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情況若何呢?綜合臺媒动静,近來島內多地輪番上演無人駕駛汽車測試,臺北市長柯文哲更親自站臺,支撑臺北市進行“機密實驗”,助力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

 無人駕駛巴士在臺灣大學上路



7月8日至13日,臺灣首輛全自動無人駕駛巴士開始在臺灣大學水源校區試運行。(新華社記者 严密 攝)

全自動無人駕駛巴士近日在臺灣大學水源校區進行為期一周的上路測試和試乘。這輛巴士名為“EZ10”,是由臺灣一家伶俐交通顧問公司從法國引進的全人工智能無人駕駛小巴,形状小巧、造型可愛。EZ10一次可搭載12名搭客,6個坐位加6個站位,供给0.5公裏至5公裏范圍的接駁服務。EZ10屬于四級無人駕駛。據领會,無人駕駛車一共分為五個等級,四級是指在必定環境中,車輛可以在司機彻底不幹預的情況下,完成所有駕駛和環境監測功效。

本次路測和試乘活動由臺灣喜門史塔雷克公司與臺灣大學配合發起,但愿通過小型封閉場地測試實地營運的穩定度與舒適性,並根據試乘人士的反饋做相應改進,為下一步測試做準備;最終等待自動駕駛可以填補大众交通的缺口,特別是便利無法利用大众交通設施的夜歸民眾。

  高雄引進全臺首輛無人駕駛巴士



高雄引進全臺首輛無人駕駛小巴士,6月7日舉行記者會正式表态。(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其實,本年早些時候,無人駕駛巴士就已經在高雄表态了。據领會,當時表态的無人駕駛巴士採用鋰離子電池充電,透過車內设置装备摆设的8顆雷達(可也稱為雷射測距儀)及2具攝影機、GPS定位係統等設備自動行駛,營運行駛速率最高每小時20公裏,如途微晶瓷,中感測到障礙物,就會当即自動減速或暫停。

據领會,这次測試的巴士共有6個坐位,加之站位可搭載10人。行駛可透過手動操控或自動駕駛,初度試運行採用手動操控,讓巴士記住路線後,就可以自動上路。這輛巴士要價過千萬元新臺幣,約每4到8小時充電一次。高雄市在規劃路線上設置了充電站或充電樁。

  臺北舉行“機密實驗” 力推無人駕駛汽車發展

7月27日,臺北市正式啟動自動駕駛小巴實驗項目,從8月1日到5日天天淩晨1點到4點,自動駕駛小巴將會在信義幹線公交車道進行“解密實驗”。



(圖片來自:臺灣東森新聞雲)

依照島內今朝的規定,無人駕駛汽車还是只可在較封閉的場域或固定的路線上行駛,比方小區的接駁車。这次臺北市的實驗無疑是走出了大膽一步。對于無人駕駛車輛在法令上面臨的問題,臺北市長柯文哲暗示,科技经常走在法令前面,面臨新科技出現,法律要趕快調整。

據悉,本次進行測試的無人駕駛小巴“EZ10”,最高時速可達40公裏,測試時將节制在20公裏如下,全車共有6臺光學雷達,供给雷射測距和防撞機制。業者暗示,若試行成效佳,將申請東西向與南北向各一條路線,預計投入4至8輛車,以期有艦隊服務的结果。

 無人駕駛“平安性”引爭議



在臺灣大學水源校區試運行的無人駕駛巴士,放下輔助踏板讓兒童上車。(新華社記者 严密 攝)

臺灣大學的無人駕駛汽車測試的試乘路段整個車程不到10分鐘。每到預先設定的站點,巴士會自動停下,供搭客上下車。很多搭客體驗後認為,整體感覺這款巴士穩定、舒適,等待它真正運用于實際交通。“臺北夏日很熱,下雨較多,無人駕駛巴士能夠實現捷運站到目标地的接駁,很便利,理念很棒。”前來試乘的臺北市民陳师长教师在接管記者採訪時説。

但也有很多民眾對無人駕駛巴士的實際應用持觀望態度。臺灣大學學生張維賢在試乘後暗示,因為測試路段路況較好,還無從知曉巴士會若何應對復雜路況,等它實際上路後,會先觀望,再選擇乘坐。

業內人士與專家也提出了同樣的疑問。在本年4月下旬于臺北舉行的一場題為“在亞洲都會實現自動駕駛的技術課題”座談會上,與會專家提出,我們還無法確定人工智能是不是真能讓機器學習到人類的反應雷射溶脂,;比方當我們在馬路上開車,這時有一個塑料袋飄過來,我們會根據經驗判斷它沒有危險性而不閃避、直接輾過,但機器是否是也能有不异的判斷力呢?

從短时间來看,在島內,讓無人駕駛汽車在封閉區域的簡單路線上行駛還是公道的考慮,但應對復雜路況,做到平安有用駕駛,還是必要一段時間的觀察與測試。只有能確認自動駕駛技術的平安性確實高于人類駕駛,無人駕駛汽車真正上路才真是可期可待了。(編輯:趙鳳艷 根據新華社、臺灣東森新聞雲、《聯合報》等報道綜合收拾)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路测一波接一波 台灣无人驾驶汽车驶入“快车道”?